特殊的疫情,特别的课堂

杨刚华


    简介:本科学历,毕业于湖北工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年加入乐清市总工会职业技术学校,担任班主任和语文任课老师。工作期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深受学生喜欢。辅导的学生相继在温州市、乐清市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所带高三学生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成绩显著。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席卷之下,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本以为这次疫情会像2003年“非典”一样,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无声无息地消失,却没想到,从年前大爆发之后,它就一直没有消停的迹象,这种状况也一直延续到元宵节之后,本来正常开学的时间,却因为严重的疫情而不得不推迟。

    好在近十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技术的不断推进,为线上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使疫情下“停课不停学”成为可能。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我,面对这场特殊的疫情,组织这种特别的课堂,刚开始也是有些措手不及的。我的顾虑主要有:一、线上教育之前没有开展过,不知道这次的尝试效果会怎么样;二、年前我已从工作地乐清回到了湖北老家,老家在乡下,平时家里没人,所以没有网络;三、回老家时是没想到要上网课的,所以,电脑没有带回家;四、老家没有独立的书房,隔音效果不是很好;五、回老家时没有携带上课的资料。随着开学时间的临近,考虑到高三学生的高考,高三学子的前程,我也只能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好在智能手机是随身携带的,流量也自带了一部分,寒假布置的作业回家时也带了一本,那就先从寒假作业讲解开始吧。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网课是2月6日,是在班级微信群里进行的,一个个满60秒的语音下来,认真听的同学,应该也是有所收获的;懒惰的同学,有没有打开语音听,就不好说了。这种形式的网课,尽管是一种办法,但效果怎么样就很难说了。

为此,第二次上网课的时候,我又改成了QQ直播,正如疫情下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我不想成为李子柒,也不想成为李佳琦,更不想成为网红,却被逼成了主播”。我使用QQ已经十多年了,没想到它还有这种功能,这种功能还是在一位学生的提醒下发现的。由于之前没有用过,刚开始,也不太会用,好在在那位学生的指导下,也逐渐熟络起来。看来,已经OUT的我,在学生的帮助下,又与时俱进了。然而,QQ直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网课高峰期会出现断线的情况,也会出现有些学生进不去直播间的情况,还有就是学生只能听到声音,老师也不太好监控学生的听课情况,这也直接影响了上课的效果。

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3月27日,在老家居家隔离了66天的我,才得以回到工作地——乐清。随着网课的进一步规范,钉钉直播也得以推广,我也有幸参加了网上的两次直播培训。尽管听都听懂了,主要的操作也基本上掌握了,但这种直播一般适合在电脑上操作,老家期间的我,没有电脑,也没有机会实际操作。回到乐清的第一天,我就尝试着在电脑上进行钉钉直播,尽管在直播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声音小,中途弹出的问题,但在学生的帮助下,最终还是得以解决了,这也使得我的网课得以顺利进行。

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好转,我们也得以回到学校,像以往一样进行线下授课。但网课的这段经历却是难以忘怀、弥足珍贵的,它或许代表的就是今后教育的发展趋势。没有人希望有疫情,没有人不希望疫情早点结束,但在特殊疫情下,特殊课堂的经历,必将成为新时代每一位教师弥足珍贵的记忆,这种经历不仅仅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技能,而且势必会引起我们的反思,那就是老师有时也需要低下高贵的头颅向学生学习,线上教育的艺术和线上管理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