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新冠状病毒肺炎?

2019新冠状病毒,即“COVID-19”,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为“COVID-19”。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流感症状

发热、咽痛、结膜炎、呼吸困难、腹泻、咳嗽、胸闷、恶心呕吐、肌肉酸痛、乏力。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新冠状病毒肺炎的典型症状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二、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 三种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喷嚏、咳嗽、飞沫、呼气)

2. 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鼻、眼等)

3. 气溶胶传播(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传播的可能)

三、新冠状病毒肺炎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流感和重症新型肺炎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一旦发现,应及时送一救治。

四、哪些人群属于肺炎密切接触者?

1.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

3. 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4. 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5. 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6. 现场调查人员,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五、新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控制

4. 注重個人卫生

5. 保持环境卫生

6. 维持良好生活习惯

7. 均衡饮食

8. 经常运动

9. 及早接受治疗

六、开学后的防护

1. 上下学

①自测体温(上学前,自测体温,超过37.3℃居家隔离并向学校报告)

②安全出行(选择安全的出行方式,如需乘坐公共交通,全程戴口罩,尽量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③出示证件(入校出示有效证件,自觉接受体温检测,正常方可入内)

2. 课间休息和校内活动

①开窗通风

②避免聚集

③加强锻炼

3. 学校饮食卫生

①餐前餐后正确洗手

②分期、分批、分散用餐,避免面对面用餐,避免就餐说话,避免扎堆就餐,坐下吃饭时再摘口罩

③不挑食,均衡饮食,多饮水

4. 住宿防护

①不串门,不接触非本宿舍人员

②保持随身物品的消毒

③勤倒垃圾

④及时洗手

⑤宿舍勤通风

5. 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①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防止飞沫传播。做好个人健康检测,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向老师报告。

②不乱扔垃圾,口鼻分泌物要用纸巾包好投入垃圾桶,保持环境整洁。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怎么办?

马上告知家长和老师,佩戴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所在地定点医院就诊。